类风湿关节炎(RA)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,在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病率为0.24-0.5%,女性多于男性,男女患病比例约1:3,任何年龄均可发病,以20-50岁最多。本病多为一种反复发作性疾病,致残率较高,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根治方法。
在生活中,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能通过运动来缓解疼痛。那么,关节功能锻炼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来说,是不是真的有必要呢?类风湿性关节炎,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,现在国内外对本病的治疗方法虽多,仍然属于难治性疾病。由于不少患者只依赖于某种药物或某种治疗方法,常常过多地休息,而忽视关节功能锻炼,因而加重了关节的僵硬和畸形,丧失了自理生活或劳动能力。尤其是当前过多强调休息的治疗方法,不利于体质的恢复、关节功能的保持和恢复。所以,类风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必要的体质与关节功能锻炼,要动静结合,以动为主。主动锻炼与被动锻炼相结合,以主动锻炼为主。切不可因关节疼痛而放弃功能锻炼,并且这种锻炼要循序渐进,不可急于求成或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”。多年的临床观察表明,坚持体质或关节功能的锻炼,绝大部分患者恢复了体质,保持了较好的关节功能。而未坚持锻炼者体质日见衰弱,四肢甚至全身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、关节僵直、变形,而成为终身残废。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是保持和恢复关节功能的重要措施。类风湿病的关节畸形并不是本病的必然结果,只要诊断及时,治疗合理,注意康复锻炼,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乐观精神,就能使病情减轻。切不可因为锻炼时的轻度不适或疼痛而放弃功能锻炼。
对关节的功能锻炼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来说有什么好处呢?据研究,康复锻炼可以起到以下作用:保持关节动度,避免僵直挛缩;防止肌肉萎缩,保持肌肉张力;促进血液循环,改变局部营养状态;振奋精神,增强体质,增强康复的信心;有利于五脏六腑、气血功能的保持与加强。应该注意的是,在关节功能的康复锻炼时,一定要进行整体锻炼,这样就可能保持整体关节、肌肉的平衡。但也不宜急于求成,以免发生意外。
既然对于类风湿患者来说,进行运动是有必要,同时也有助于身体的恢复,那在生活中,类风湿患者可以进行什么运动呢?患者可以根据受累关节的不同,选用以下运动:
(1)指关节操:握拳与手指平伸交替运动。握拳时可紧握铅笔或粗一点的棍棒,平伸时可将手掌和手指平贴桌面,或两手用力合掌。
(2)腕关节操:两手合掌,反复交替用力向一侧屈曲,亦可紧握哑铃做手腕伸屈运动。
(3)肘关节操:手掌向上,两臂向前平举,迅速握拳及屈曲肘部,努力使拳达肩,再迅速伸掌和伸肘,反复进行多次。然后两臂向两侧平举,握拳和屈肘运动如前。
(4)肩关节操:一臂由前方从颈旁伸向背部,手掌触背,同时另一臂从侧方(腋下)伸向背部,手指触背,尽量使两手手指在背部接触,每天反复多次。
(5)踝关节操:坐位。踝关节分别作屈伸及两侧旋转运动。
(6)膝、髋关节操:下蹲运动与向前抬腿运动,每回重复活动10~15次,每次2~3回。
在运动的过程中,类风湿患者应该注意的是运动时间的和运动量的选择,特别是运动量。对于类风湿患者来说,适量的运动是有好处的,但是过量的运动只会对关节造成负累,加重病情,因此患者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,量力而行。
出品:好大夫在线 | 策划: | 制作: | 摄像: |设计: |